![]()
药学科普
![]()
预防流感
守护健康
![]()
发热、头痛、肌肉酸痛,感觉全身不适,去医院一查,发现是流感。关于流感,您又了解多少?接下来,就随着临床药师一起来了解下抗流感病毒药物的相关知识吧!![]()
什么是流感
![]()
流感不同于普通感冒。流感的全称是流行性感冒,它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四型,目前感染人的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中的 H1N1、H3N2 亚型及乙型流感病毒中的Victoria系。流感常见症状有:发热、鼻塞、流涕、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等,部分患者症状轻微或无症状。一图看懂流感与普通感冒的区别
与普通感冒不同,流感的发热及全身症状更明显,也需要使用针对性的抗流感病毒药物。流感通过什么途径传播
![]()
流感的传播途径主要是以呼吸道飞沫传播为主,其次也可经口腔、鼻腔黏膜等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比如手触碰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又接触口鼻也可引起感染。
![]()
抗流感病毒药物有哪些?
![]()
目前上市的抗流感病毒药物分为以下四大类:(1)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2)血凝素抑制剂:阿比多尔;(3)RNA聚合酶抑制剂:玛巴洛沙韦、法维拉韦;(4)M2离子通道阻滞剂:金刚烷胺、金刚乙胺,对目前流感病毒的耐药性比较高,因此不推荐使用。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帕拉米韦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抗病毒药物,下面我们来具体看看这些药物应该如何使用?![]()
奥司他韦(口服剂型)
①适应症:用于成人、1岁及1岁以上儿童的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治疗,也可用于成人、13岁及13岁以上青少年的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的预防。
②治疗用途的用法用量:![]()
③用药注意事项:
奥司他韦的最佳服用时间是在流感症状出现后的48小时之内;
我院目前主要有磷酸奥司他韦胶囊(规格:75 mg/粒)和磷酸奥司他韦颗粒(规格:15 mg/袋)两种剂型,由于儿童用药剂量需要结合年龄和体重制定,而颗粒剂更有利于精确剂量给药,因此儿童应首选颗粒剂剂型;
食物不影响药物疗效,若胃部不适,可将药物与食物同服也可饭后服用。
![]()
玛巴洛沙韦(口服剂型)
①适应症:用于治疗既往健康的成人、5 岁及以上儿童的单纯性甲型和乙型流感患者,或存在流感相关并发症高风险的成人和 12 岁及以上儿童流感患者的预防。②治疗用途的用法用量:
![]()
③用药注意事项:
在症状出现后48小时内单次服用;
应避免与乳制品、钙强化饮料、含高价阳离子的泻药、抗酸药或口服补充剂(如钙、镁、铁、锌、硒)同时服用;
食物不影响药物疗效,若胃部不适,可将药物与食物同服也可饭后服用。
![]()
帕拉米韦(注射剂型)
①适应症:用于甲型和乙型流感的治疗。
②用法用量:静脉滴注给药,在出现流感症状的48小时内开始治疗。
成人:每日一次,每次300mg,静脉滴注30分钟以上,严重患者可单次600mg,滴注40分钟以上;症状严重者,可每日一次,1-5天连续重复给药;
儿童:每日一次,每次10mg/kg体重,静脉滴注30分钟以上,极量600mg;可以根据病情连日重复给药,不超过5天。
③用药注意事项:
出现流感症状之后尽快开始给药。尚无在出现症状 48 小时后才开始给药的临床有效性数据;
重复给药,要根据体温等临床症状判断是否需要继续给药,不要盲目地持续给药;
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由于可能存在血浆中药物浓度持续增高的风险,必须根据肾功能损伤情况调整给药量;
本药品仅限于静脉滴注使用。
得了流感的对症治疗药物?
![]()
流感对症治疗以缓解症状、减轻不适、促进康复为原则,主要包括退热降温、缓解咳嗽和鼻塞流涕和补充营养。注意:以下药物不能治疗流感,只能针对性地缓解症状。①像发烧、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可以选择对乙酰氨基酚或者布洛芬进行对症治疗。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2月龄及以上儿童,每次10-15mg/kg,间隔4-6小时可重复使用,24小时不超过4次,日最大剂量不超过2g。布洛芬:适用于6月龄及以上儿童,每次5-10mg/kg,间隔6-8小时可重复使用,24小时不超过4次,日最大剂量不超过2.4g。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流感时容易高烧不退,但一般不建议将上面这两种退热药交替使用,因为这会增加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或是增加用药差错发生的可能。 ②流感的其他症状,比如鼻塞、咳嗽、流涕等,可适当使用一些感冒药进行对症治疗。不过要注意的是,市售感冒药多为复方制剂,一般含有2种或2种以上不同药理作用的成分,因此尽量选择单一成分的药品,并且要注意避免相同或相似成分的感冒药合用。流感预防措施
![]()
![]()
①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②适当运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慢跑、快走,坚持每周进行适量的运动,提高身体素质和免疫力。③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前往公共场所或就医过程中需戴口罩。流感来袭不要怕,科学用药有保障;接种疫苗遵医嘱,坚持锻炼身体棒;用药注意听药师,安全有效保健康。![]()
![]()
审 核:靳 妙 郝 勇
初 审:巩文娜
监 制:王 丹
供 稿:何杨杨
编 辑:闵雅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