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
![]()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母乳喂养的建议:
母乳是母爱传递的重要纽带,是您给宝宝的珍贵礼物。![]()
![]()
世界卫生组织(WHO)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倡议,宝宝出生后最初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应持续至宝宝2岁或2岁以上。同时自宝宝6月龄开始,及时、充分、安全、适当的添加辅助食品。相关名词解释:
● 纯母乳喂养:
宝宝在出生后最初6个月内只喂母乳,不添加其他食物或水。
●顺应喂养:
尽早、尽可能频繁喂养,无论白天黑夜,只要宝宝想吃,随时进行母乳喂养。
●早接触早开奶:
出生后即刻进行不间断的母婴皮肤接触,并在出生后第一小时内开始母乳喂养。●按需哺乳:是指妈妈观察宝宝的哺乳需求信号,给予及时回应,不要等宝宝哭了才喂奶。母乳喂养对妈妈的益处●宝宝的吸吮能够促进妈妈分泌催产素,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加快产后康复●哺乳让妈妈每天多消耗500千卡的能量,帮助消耗孕期积累的脂肪,促进形体恢复● 降低母亲发生乳腺癌、卵巢癌的风险● 降低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风险● 成功的母乳喂养会增强妈妈自信心,降低产后焦虑、抑郁的风险● 增强亲子互动、促进亲子关系的形成● 减轻家庭经济压力母乳喂养对宝宝的益处●母乳能满足6个月内宝宝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营养,6个月后母乳仍是宝宝能量和高质量营养素的重要来源
●母乳容易消化吸收,能促进宝宝肠道健康发育●母乳含有各种免疫成分,能减少宝宝呼吸道感染、腹泻、中耳炎等疾病的发生率● 母乳的成分和喂养方式,能够促进宝宝大脑和智力的发育● 母乳喂养能降低宝宝过敏性疾病如哮喘、湿疹等的风险和发生率●母乳喂养还能预防宝宝未来的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 母乳喂养强化母婴情感纽带,为宝宝的情商培养奠定基础初乳的重要性宝宝出生后第一口食物应是妈妈的初乳,初乳含有宝宝需要的能量和营养,富含抗体等免疫活性物质,有助于提供免疫保护,也能够促进新生宝宝的肠道功能发育。这样有利于预防过敏,并减轻新生儿黄疸、体重下降和低血糖的风险。初乳极其重要,如果胎龄小的早产宝宝还无法亲喂或瓶喂,医护人员也会鼓励妈妈提供初乳,用于婴儿口腔涂抹,也称为口腔免疫治疗。初乳、过渡乳和成熟乳初乳是孕晚期和产后最初几天分泌的早期母乳。过渡乳是初乳向成熟乳的过渡阶段,脂肪和乳糖含量逐渐增加,蛋白质浓度逐渐下降。成熟乳是乳腺活化后分泌的乳汁,一般开始于产后2~3周左右,不同的妈妈转变为成熟乳的时 间可能有所区别。正确的哺乳姿势
正确的含接要点1.嘴张的很大2.下唇向外翻3.舌头呈勺状环绕乳晕4.面颊鼓起呈圆形5.婴儿口腔上方有更多的乳晕6.慢而深地吸吮,有时突然暂停7.能看或听到吞咽手挤奶的方法
妈妈可以采用手挤奶的方法来缓解乳胀等不适。首先妈妈都需要有一个私密安全的环境,可以采取一些方法让自己放松,更快引发奶阵,比如深呼吸或播放舒缓音乐等。●准备好预清洁的母乳收集容器●修剪指甲,清洁双手,有条件时可使用温水洗手,挤奶的感受和效果会更好●按摩乳房:从乳房根部向乳头的方向轻柔按摩,帮助引发奶阵。用指腹触碰乳头,刺激乳头凸起●按压-挤奶-松开:将拇指放在乳晕上方,食指放在乳晕下方,两指相对,距离乳头两公分的乳晕上,其他四指托住乳房,拇指与食指先向胸壁方向轻轻下压,反复一压一放,依次将各个乳腺管内乳汁挤出,压乳晕的手不要滑动和滚动,不要挤压乳头。●手指不应在皮肤上滑动或牵拉乳头,不宜过于用力,不应感到疼痛●乳汁流出速度减慢时,更换位置继续挤奶●双手交替挤奶,也可两侧轮流挤奶哺乳时乳头疼痛怎么办? 怎么预防和缓解乳胀?
![]()
![]()
听听妇产科主任刘晓碧怎么说:
哺乳或吸乳都不应该感到疼痛,哺乳时宝宝不正确地含接乳房,是导致妈妈乳头疼痛的最主要原因。●不建议妈妈中断或放弃母乳喂养,可以尝试调整哺乳姿势,特别是半躺式哺乳,能让宝宝更好地含接,可以减轻疼痛,改善哺乳效果
●如果一侧比较疼痛,可以从不太痛的一侧乳房开始哺乳
●可以先刺激奶阵,再让宝宝含接吸吮
●哺乳后,妈妈用母乳涂抹乳头/乳晕,待风干后再覆盖衣物。也可以涂抹羊脂膏,有助于缓 解疼痛,促进愈合。不要使用需要在哺乳前擦去的药物
●如果皲裂或疼痛严重时,可在哺乳后使用水凝胶来保护伤口,缓解疼痛。水凝胶形成的湿性环境,有利于上皮细胞的迁移,进而加快伤口愈合,且不形成硬皮结痂,可以避免哺乳时出现二次损伤。
一般来说,产后的3~5天内妈妈出现生理性乳胀是正常现象,预示着乳腺开始大量合成乳汁了。此时妈妈感到的乳房充盈或轻微发热、胀痛,这并非都是由于乳汁蓄积,而是由于泌乳启动时血液、淋巴液聚集引起的,这种变化对于分泌乳汁来说是必要的。如果妈妈在分娩时进行了大量的静脉输液,也容易出现乳胀现象。产后尽早皮肤接触,注意观察宝宝的哺乳需要并及时响应,鼓励宝宝频繁有效地吸吮,可以有效缓解乳胀。哺乳间隔期间,还可以通过冷敷等方法缓解不适。如果母婴分开时,可以向医护人员学习如何正确的手挤奶,通过频繁吸乳配合手挤奶,缓解不适并启动泌乳。如果妈妈哺乳间隔时间长或宝宝不能有效地含接吸吮,就可能导致病理性乳胀,其根本原因就 是没有及时移出乳汁,因此:
●多做肌肤接触,不设限地让宝宝含接吸吮。妈妈可以手挤奶,按照宝宝吃奶的频率排乳,仍有困难时用吸乳器排乳●在哺乳或吸乳前,妈妈还可以进行温敷,或采用放松方法来刺激奶阵,让乳汁顺畅地移出● 哺乳间隔期间可以采取冷敷等方法缓解不适● 出现发热、疼痛较重时可服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缓解● 避免暴力通乳或盲目按摩![]()
审 核:靳 妙
监 制:刘 刚
编 辑:陈爱玲
供 稿:妇产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