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2018年《中国城镇居民心理健康白皮书》当前中国城镇居民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73.6%的人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人有16.1%,而心理健康的人仅占10.3%,故中国城镇居民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为此,我们本期的心理健康宣教就带大家学习心理亚健康的九大表现,一起来看看你中招了没?![]()
—01—
心理亚健康有哪些主要表现?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四位一体的健康新观念,即
全面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四方面。而心理亚健康则是指一种介于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主要表现为以下九个方面:
1、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与他人交流时,前一秒还记得自己要说的话,后一秒钟就可能忘了;非常熟悉的朋友,一天见两三次面,但是会突然之间忘了对方的名字,对周围世界产生陌生感、似曾相识感。2、做事拖拉、效率低下。不能按时完成工作,约会经常迟到,做一件事总要磨磨蹭蹭,一拖再拖。
3、人际交往频率减低,喜欢独处,回避现实。与朋友交往减少,性格越来越孤僻;虽外面世界很精彩,但感到自己很无奈、已经落伍,回避社会和社交场所。
4、情绪不稳定,烦躁不安。总是忧心忡忡,怕自己或家人出事;情绪幼稚化,遇事一触即发,不冷静,易生气动怒;曲解他人好意,听不进别人意见,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想以自己为中心,按自己的意愿行事,不顾及他人感受。
5、郁闷不开心。由于长时间高强度的学习与工作,内心压力无法释放,整日闷闷不乐,郁郁寡欢,对事物兴趣下降,惰性增加,烟酒量增加。
6、疑心重,人际敏感。常常疑虑重重,固执己见,感情用事,一意孤行。一方面,敏感多疑,对于一些看不惯的行为以及事物通常会抱有敌意,且对于别人的行为经常会自行的解读为“居心叵测、不怀好意”,总觉得家人及周围人与自己过不去,不相信别人;另一方面,有时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视而不见,置身事外,反应冷漠,不关心他人。
7、空虚无聊感。生活空虚乏味,漫无目标,沉溺于手机游戏,得过且过,对自己人生的价值产生怀疑,无上进心,常常会长嘘短叹,混日子,缺少生气。
8、思维迟钝,反应迟缓。脑子出现“短路”,大脑反应变慢,与人交谈时,总会慢半拍,面临突发事件时,常束手无策;思维不清晰,唠叨,说重复话;精神不振,脑力疲劳、懒于运动:常感到精力不支,力不从心。9、睡眠问题。出现睡眠差,入睡困难,早醒,或睡不安,睡不深,或梦多,做噩梦。
![]()
—02—
简单心理测试:
评估心理亚健康的严重程度
①是否干什么事情都不能专心 是 否②是否因心烦而睡眠很少 是 否③是否感到在各种事情上都不能发挥作用 是 否④是否对一些问题没有能力做出决断 是 否⑤是否总是处于紧张之中 是 否⑥是否感到无法克服困难 是 否⑦是否从日常生活中不能感到乐趣 是 否⑧是否不能够面对困难 是 否⑨是否感到不高兴和心情压抑 是 否⑩是否对自己失去信心 是 否?是否认为自己是无用的人 是 否?是否所有的事情都感到不值得高兴 是 否
结果分析:上述每道题回答“是”的记1分,回答“否”的不记分。当评分等于或大于4分时,说明你的心理健康已经出现问题,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积分越高,表示问题越大。
—03—
怎样走出心理亚健康状态
实现人人享有心理健康
1、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处事乐观。生活总是好坏交替的,我们所做的每件事、我们所度过的每一天,都是好坏交错的,事实上没有哪一天、没有哪件事,是百分之百的好,或者百分之百的差。老天爷总是喜欢作弄人,天天都如此,不会全给你好事情,哪怕70%是好事,但每天仍有不顺利的事情出现,更何况有时候70%是不理想之事,所以每天都会有烦心之事。个人心态的好坏关键取决于我们对周围事物持何种想法,是持乐观还是悲观的态度,这全在于我们自己的选择和决定。
2、善待自己,享受工作与生活。全面了解自我、悦纳自我。人无完人,人贵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能力、性格、情绪和优缺点能做出恰当、客观的评价,这是迈向心理健康的第一步,但完成这一步可能需要多年的时间,甚至大部分人一辈子都无法走出自己的偏见。我们要明白这一点,理解每个人都是有缺点的普通人,改变心态可以从最简单的做起,即:对自己不要提出过分苛刻的要求,制定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和理想,不要过分与别人攀比。
3、加强运动,改善代谢。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指出:人经过1小时的运动后,可以增加代谢活动,增加愉快的感觉,有助于释放压力;另外,英国利兹大学研究人员也表示,不论采取何种形式的运动,只要能参与运动,就能够减轻痛苦,增强对工作、同事和自己的包容力,因此,运动能改善心理亚健康状态。
4、多听音乐,放松心身。中国台湾高雄医学大学的研究人员对236名孕妇进行研究,其中大约50%的孕妇被安排每天听30分钟音乐,持续两星期。结果发现:听音乐有助于降低孕妇的紧张、焦虑和抑郁情绪。因此建议多听舒缓或欢快的古典音乐,可以放松神经,引发良好的情绪反应,有益身体健康。
5、维持良好的睡眠,减轻心身疲劳。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的研究人员指出:压力和睡眠障碍可能形成恶性循环,睡眠不足的人士,压力较大,容易出现不满和愤怒情绪,暴饮暴食的概率更大;而压力越大,也可能导致睡眠障碍。能保证每天8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有利于身心疲劳的恢复。
![]()
总之,全民健康覆盖,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二者均不可或缺。因此,要走出心理亚健康状态,首先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逐步调整心态,对周围的人、事、物和环境能作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学会全面接纳周围的人与事,接纳目前暂时无法改变的现实,善待他人,减少抱怨,善待环境,善待社会,并主动地去适应现实;其次,我们需要接纳过去的成败得失,因为接纳是改变的前提,不接纳过去,就会纠结于过去的伤痛之中,这样过去的伤痛会给自己造成二次伤害,或多次伤害,故只要放下过去的纠结,我们今天才有机会开始新的生活。
![]()
作者: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杨放如 副教授
文字、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辑:李冬贵 靳妙 李娟
审核:张 野 郝勇 刘鹏
丹凤县医院微信在线心理救援二维码
![]()
丹凤县医院疫情专项心理救援热线
![]()
欢迎关注丹凤县医院微信公众号,请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