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靳妙
编辑:靳妙
![]()
上周,和大家讨论了教育孩子“打”还是“不打”这个话题以后,一石激起千层浪。
不打?那还不翻天?那还让人怎么管娃?
确实,家有神兽,再没有个紧箍咒,那可真是不但要翻天,还会把天戳个窟窿的。
尤其是家有男孩,面对这个充满活动,勇敢好动,却又敏感脆弱的复杂生物,
你不教训他,那他就四处兴风作浪,飘了起来。你会恨不得把他压到五指山下。
你教训他,把他压得太久,又怕伤了猴的灵性。
![点击查看源网页]()
怎么办?
其实,想要养好一个男孩,方法真的不一样。因为每个孩子的气质性格不同,同样的方法这个孩子合适,但另一个孩子就不一定对路。
但是,怎么养废一个男孩,却惊人的相似。
很简单。
第一条,全家人都捧着他,享受特权,惯着他。
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不管是不是合理,哪怕孩子去恶意抢夺,也装作没看见,觉得这就是爱孩子了。
在游乐场,
好几个孩子一起玩,一个3岁左右的小男孩总是抢其他孩子的积木。
好像抢别人积木才是他觉得最好玩的游戏。
而他的妈妈在外边看着他,一言不发,任由孩子去抢夺。
比较胆怯的孩子,都顺着他,让他抢走了。
可当他抢其中一个穿红衣服的小女孩时,遭到了反抗。他用力地争夺着,小女孩也不示弱。
最后两个人都摔倒了,他哭着跟妈妈告状,说是小女孩推倒了他。
这时,妈妈就开始出面了,在那对小女孩大声喊道:“快点给弟弟道个歉啊,为什么不让着弟弟呢?弟弟还小。”
那个小女孩拿着工具赶紧跑开。
整个事情,小男孩抢夺积木的事,家长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觉得孩子小,就不去管束,啥都得护着,孩子吃了一点亏,就觉得非讨回来不可。
这样的男孩,容易成为问题孩子。
他们习惯了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大人时时都在护着自己,什么东西都要让着自己,
规矩,几乎没有人告知他。
他们去了幼儿园,去了小学,社交很容易出问题,因为没有人会喜欢“霸道无理”的孩子。
而且他们更容易受挫折,因为平常被捧得太高,突然失去了这种特权,受到打击时,伤害会更严重。
![]()
第二条,另一个极端:无限打压
小男孩兴奋地大喊着:“妈妈,看我,能跑这么快!”
“跑那么快有用吗?摔倒了怎么办?”
孩子立马就焉了。
“爸爸,你看,我把这个玩具都能拆开了。”
“你个兔崽子,你是傻啊!不知道玩具是我花钱买的啊?”
这样的打击,比比皆是。
而这还是比较平和的打击,还有很多打击接近于语言暴力。
自卑的孩子,常常被父母打击,自己的价值已经被贬损了。
如果你想养废一个男孩,就记得经常打击他。
你只要细心留意,那些真正乐观自信的男孩,往往都来自父母懂得尊重和鼓励的家庭。
面对觉得自己跑得快而求表扬的孩子,妈妈可以说:你是怎么跑的,再跑一次,让妈妈看看是不是和刘翔一样!
而对那个拆玩具的男孩,爸爸可以说:爸爸小时候也会拆玩具,不过爸爸还会把他装起来,你也能行,是吧?
第三条,别让他吃苦受挫,一切给他包办。
先不说那些上了新闻的坑爹纨绔子弟,
如今很多普通人家,也把孩子当作小皇帝来养,
啃老族、扶弟魔……比比皆是。
一个高中生扫地不会,做饭不会,择菜也不会,去楼下丢垃圾都觉得累。
你想要一个男孩变得无能,那就给他包办一切。
不让他去动手,拿现成的,吃现成的,让他觉得只要靠父母就行。
其实,不管是儿子、女儿,
如果你真的爱孩子,请一定要在满足孩子和管教孩子之间找到那个界限点。
让他(她)感受到爱和安全感,而适当的管教能教会他敬畏和规矩。
也要在记得尊重孩子和培养独立的能力。
尊重会让孩子感受到自我价值,而独立能力是让他(她)们在这个星球上好好生存下去的本领。
这些,需要父母在孩子童年时开始,就开始给予和培养。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更多亲子教育话题,我们下周五见!![]()
审 核:张 野 郝 勇 刘 鹏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丹凤县医院微信在线心理救援二维码
![]()
丹凤县医院疫情专项心理救援热线
![]()
欢迎关注丹凤县医院微信公众号,请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
好文!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