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
心理健康宣教
![]()
上一期的心理健康宣教我们谈了缺失的家庭教育,既然学校教育不能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做好家庭中孩子的教育问题呢?本期我们就来接着谈这个问题。
家校联合
![]()
![]()
共育希望
所有的“问题孩子”,后面都有一个“问题家庭”,都会牵扯出“问题父亲”或者“问题母亲”。家庭破裂、家长之间经常争吵、家庭生活涣散、盲目追求物质享受、对子女放任自流、溺爱娇惯或任意体罚……几乎概括了所有被劳教孩子的家庭状况。大家试想一下,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心理怎么可能健康?![]()
作为家长,怎样营造适合孩子成长的家庭环境呢?我们给您的建议如下:
1、
相爱的父母才能让孩子感觉快乐、安全。
一个生活在幸福家庭的孩子,每天被爱包围,他看到的世界当然是快乐安全的。他会觉得人与人之间也是充满爱的。相反,一个生活在家庭暴力中的孩子,他所看到的世界就是恐惧和冷漠的,他心里留下的阴影是难以磨灭的。父母相爱,才会给孩子幸福祥和的家庭氛围,即使夫妻之间出现矛盾,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争吵甚至相互伤害,否则对孩子的成长将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2、珍视孩子的独特个性。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独特的个性和独特的潜能,会表现出极为明显的个体差异。他们的成长有快慢、先后之别,这很正常。家长要了解自己孩子的独特个性,让孩子顺其自然的成长与发展,给他们提供适合他们特性的教育,不要拿周围的孩子跟自己的孩子作无谓的比较。3、理性对待孩子的未来。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道路,家长应该相信孩子可以自己做出正确的选择,不要替代孩子完成本该他自己完成的事,更不能对孩子过于苛求。渴望孩子“成龙成凤”的结果,很可能是期望越大,失望也越大,家长应该理性地对待孩子,尊重他们的兴趣,选择和独特的发展。![]()
4、父亲对孩子的重要性不可取代。
一项心理测试是有关“没有父亲”的家庭对孩子造成的影响,这里所说的“没有父亲”包括家庭中没有父亲或父亲长期不在孩子身边,以及父亲虽然同孩子一起生活,但投在孩子身上的时间很少。测试表明:“没有父亲”的男孩子智力往往偏低;普遍缺乏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没有父亲”的孩子比“有父亲”的孩子成绩偏低很多。可见孩子的教育需要父亲和母亲同时来完成,父母不能相互推卸责任,很多家庭只有母亲负责孩子的教育,这显然是不够的,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父母应共同教育孩子,才更能赢得孩子的尊敬。5、家长一定要信任孩子。
家长的信任对孩子来说尤为重要。家长越信任孩子,孩子就会越讲信用。相反,家长不信任孩子,孩子越可能对家长撒谎。有些家长,生怕孩子交上坏朋友或早恋,不愿或者不敢给孩子自由的空间,甚至采取监听电话、偷拆信件、偷看日记等方式来监视孩子。这样的做法不仅不能教育孩子,反而严重伤害孩子的感情,引起孩子的强烈逆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6、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家庭是一所学校,虽然没有固定课程,但家庭环境、人际关系、家长的文化素养及道德标准,都会深刻的影响孩子。孩子用模仿来学习、认知世界。家长是孩子第一位老师,也是孩子最初模仿的对象,家长的言行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教育孩子。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在生活和学习上都要给孩子做好榜样。![]()
7、人格独立平等。
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家庭成员之间的人格是完全平等的,家长不因子女年幼就漠视孩子。平等是创造家庭良好氛围的前提。任何的不平等都会对其他家庭成员造成压力。比如孩子过于被娇宠,或者家长过于霸道,都会给家庭中其他人造成压力、产生心理隔阂。只有平等的家庭环境中,孩子才会重视家庭事物,也更易于接受家长的建议。![]()
主编的话:
家是避风港,家庭环境对于孩子心智的发展尤其重要。温暖、有爱的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一个幸福快乐的家庭,父母与孩子应该沟通顺畅,彼此体谅、尊重。家长要给孩子足够的自由,同时教孩子对自己的行为结果负责,这样的家庭氛围才能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编 辑:丹凤县医院心理干预小组
审 核:张 野 郝 勇 刘 鹏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往期精彩内容:
【心理健康宣教】(第41期)缺失的家庭教育
【心理健康宣教】(第40期)痛苦教会我什么?
【心理健康宣教】(第39期)我为什么痛苦?
【心理健康宣教】(第38期)更年期中的男人们
【心理健康宣教】(第37期)40岁后,她们失去的不只是月经
【心理健康宣教】(第36期)作为父母,关注青少年抑郁症已经成为必修课
【心理健康宣教】(第35期)你那么快乐,怎么可能有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宣教】(第34期)你不了解的阿尔茨海默病
【心理健康宣教】(第33期)心灵感冒
【心理健康宣教】(第32期)走进心理咨询
【心理健康宣教】(第31期):什么是“情绪劳动”?
【儿童保健宣教】(第30期):爱我就好好抱抱我
【心理健康宣教】(第29期):毁掉孩子一生的杀手:父母的语言暴力
【心理健康宣教】(第28期):做个刚刚好的妈妈
【心理健康宣教】(第27期):如何养废一个儿子?
【心理健康宣教】(第26期):打还是不打?
【心理健康宣教】 (第25期):【警惕】亚健康,竟是心身疾病!
【心理健康宣教】 (第24期):你以为这是沟通?其实是在攻击
【心理健康宣教】 (第23期):高考之后,考生和家长都需要知道的心理调节方法
【心理健康宣教】(第22期):上瘾性行为,正在毁掉当代人
【心理健康宣教】(第21期):父母是孩子天生的催眠师
【心理健康宣教】(第20期):《孩子,歇一会儿再飞!》
丹凤县医院微信在线心理救援二维码
![]()
丹凤县医院疫情专项心理救援热线
![]()
欢迎关注丹凤县医院微信公众号,请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
![]()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