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凤县医院
抗 疫 英 雄
光荣榜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两年多的疫情防控工作中,丹凤县医院坚决落实省、市、县和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的各项决策部署与指令,全院上下团结一致、齐心抗疫。尤其在这次丹凤疫情中,全院职工面对疫情,用逆行兑现承诺,靠忠诚诠释担当,以血肉之躯铸就了一座抗击疫情最坚固的城墙。即日起,丹凤县医院党委、丹凤县医院每天推出一期《抗疫英雄光荣榜》,集中展示全院职工在本次丹凤疫情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希望全院广大干部职工以他们为榜样,大力弘扬伟大的抗疫精神,发扬丹医人无私奉献、团结拼搏的优秀传统,咬紧牙、鼓足劲,为全县疫情防控歼灭战早日全面胜利再添新功。
今天,让我们记住他们的名字,为他们点赞,向他们致敬!(排名不分先后。)
![]()
![]()
![]()
核酸采样队
张毅,男,43岁,中共党员,丹凤县医院医保科副科长,江岸龙居B区(中风险区)核酸采样队队长。
在此次丹凤疫情初,积极主动报名,服从安排带领80人的队伍在江岸龙驹B区执行核酸采样任务至今。统筹安排、协调采样队员布局设置及物资配备。每天接到任务后,凌晨集结,整装待发,并积极配合小区工作人员,保质保量按时按点完成工作任务。督导队员及搭档严格落实穿脱防护服、核酸采样流程,严密自身防护。
陈爱玲,女,33岁,丹凤县医院儿科主管护师,应急采样队队长。
她逆风而行,积极加入抗疫大军,带领队员们时刻保持备战状态,只要接到混管阳性初筛任务后,便立刻出发,快速准确地完成追踪采样工作,为下一步调整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是争分夺秒的“追阳人”。
周雪,女,36岁,丹凤县医院体检办护士,江岸龙驹B区(中风险区)采样队队员。
在此次疫情发生后,积极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加入核酸采样队伍。脚上带伤但仍然坚持战斗,不怕苦,不喊累,用实际行动扛起抗疫使命担当。
![]()
![]()
![]()
核酸检测组
周敏,男,30岁,丹凤县医院检验科检验师。作为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隐形兵”,他除了完成平日里大量、繁忙的常规检测工作外,还24小时待命,时刻准备与突发疫情正面交锋,
常常身穿密不透气的防护装备在负压环境中持续数个小时,不分昼夜,连续奋战。
![]()
![]()
![]()
物资保障组
宋飞,男,36岁,入党积极分子,丹凤县医院中药房药师。本次疫情发生后,按照院内闭环管理指令迅速到岗开展工作。发扬党员干部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保证中药房正常运行的同时,协助药剂科做好防护物资的领用、配备、分发等工作,同时参加凌晨入户核酸采样任务。
![]()
![]()
![]()
急诊救护组
赵丽,女,37岁,丹凤县医院急诊科护士长。
从疫情发生至今,她全身心投入临床第一线,在做好科室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带领全科护理人员接诊门急诊患者720余人,抢救急危重症患者70余人;每天120出诊平均50余次,上门服务12余次。
![]()
![]()
![]()
医疗救治组
刘溪,男,34岁,中共党员,丹凤县医院呼吸内分泌科主治医师。本次丹凤疫情发生后,父子、夫妻三人齐上阵,主动投入到抗疫队伍中。晚上出任务采核酸,白天协助科主任管理科室40余名患者,保障科室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转。工作期间严谨认真,任劳任怨,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
![]()
![]()
三公流调组
熊炜,男,31岁,丹凤县医院急诊科医师。在接到新冠疫情流调任务后,立即前往县公安局展开流调工作。和小组成员密切配合,不分昼夜,克服各种困难。完成确诊病例2例、密接及次密接200多人、2个风险点场所的流调任务,完善流调报告30余份。![]()
![]()
![]()
集中隔离组
彭艳艳,女,26岁,丹凤县医院感染病科护士。积极响应医院号召,加入君临天下集中隔离点专班,负责隔离点94个人的体温检测、隔离档案填写、信息的录入,同时负责酒店楼道的消杀工作,兢兢业业,周而复始,勇往直前。![]()
![]()
![]()
后勤保障组
周彬,男,41岁,中共党员,丹凤县医院党政办主任。在疫情笼罩,物资匮乏的情况下,他四处联系餐厅,为全院职工、病患及家属送来一日三餐;积极倡议,做好捐赠物资的接收、发放。白天做好餐饮生活服务,晚上安排好闭环管理人员的住宿,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好后勤保障。
-END-审 核:刘文丹监 制:靳 妙编 辑:闵雅璇![]()
![]()
![]()
![]()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