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年帮扶路
![]()
宁丹情深
![]()
![]()
![]()
![]()
![]()
她来了
一路尘烟,白衣胜雪
传道授业,学科建设
春风化雨润人间
她走过
千里迢迢,凤山丹水
入户义诊,赠药送暖
情深义重抚人心
帮扶路,任重道远
初心不忘
别离时,依依不舍
互道珍重平安
她的脚步
带着爱和希望
点亮更多的生命之光
![]()
使命在肩
2021年10月份,来自南京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的副主任医师徐梦怡来丹,执行苏陕协作医疗帮扶任务。初到伊始,在丹凤县医院神经内科,她首先完善了卒中的规范化诊治规章制度和流程,然后通过理论培训、手把手实践带教、培养卒中学科带头人、多学科合作交流、完善卒中健康宣教等方式,使得丹凤县医院卒中的急性期诊治从理论走向了实践。在院内深入开展技术及人才帮扶的同时,徐梦怡等6名队员积极参加丹凤县医院组织的“学医为民 情系乡梓”医疗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下乡义诊、送医送药、业务讲课、技术指导等各种医疗帮扶工作,山高路远、严寒酷暑,全县12个镇办(街道)遍布他们的足迹。
妙手回春
2021年11月,在徐梦怡刚刚踏进丹凤的第二个月,她就在丹凤县医院党委的组织下和其他队员一起赴丹凤县医院的包扶村——竹林关镇大桑园村开展“医心暖冬”志愿服务活动。
帮扶专家在村委会门前义诊的时候,听县医院驻村第一书记王丹提起,村里还有一位患眩晕病、卧床不起、行动不便不能前来参加义诊的农户时,徐梦怡说:“治疗眩晕是我的特长,我去她家里看看吧!”就这样,徐梦怡走进了这位她行医生涯中特别难忘的患者——刘大婶家中。那是她第一次走上大桑园的村路,也让身处大城市与钢筋水泥为伍的她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徜徉在青山绿水之间。
来到大桑园村徐河口组的刘大婶家中,这位大婶正躺在床上,见到大医院的医生到家里给自己看病,她挣扎着起来,靠在门上给徐梦怡诉说她的病情:她主要是眩晕,平时没事,每年秋季都犯病,一旦犯病,晕的天旋地转,日常生活都不能自理,眩晕一直要持续到来年春上。连着几年了,大大小小的医院都看了,家里的钱也花了不少了。这位农户断断续续的叙述病情,说到因这病自己受罪还拖累了家庭时,她说她日夜睡不着觉,觉得活着没一点意思……一边说,还一边抹眼泪。徐梦怡从来没有见到过陕南的小村庄里农民的真实生活。这一刻,她难过极了!她在心里默默地给自己说:“我一定要治好她!”
徐梦怡为大婶认真地查体、询问病史,并送上药物。有一种药物当地买不到,她立马就联系大婶的女儿,帮他们怎么在手机上买药送到家。“目前主要是眩晕,还有她的情绪问题,首先要让她树立信心,这个病能治好!”看完病人,徐梦怡这样说道。临走时还不忘反复向患者家属交代要多理解、支持患者,盯着患者按时吃药、按时睡觉。
2022年1月20日,在春节前丹凤县医院党委组织的深入大桑园村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中,徐梦怡提出去刘大婶家看看。一行人还没进家门就看见刘大婶早早的在门口等候,一见徐医生,刘大婶先是上来拉着她的手说:“我现在能睡着觉了!能自己做饭了!谢谢你啊!恩人!”拉了拉家常,徐梦怡又为刘大婶做了神经系统的检查,调整了药量。这时,刘大婶喝的药县医院已经能买到了。这次,她对刘大婶说:“坚持按时睡觉,按时喝药,你这个病能治好,不要胡思乱想!”
2022年3月、6月……帮扶期间,徐梦怡先后踏进大桑园这个农家小院5次,替大婶检查、指导用药、心理疏导。期间她还多次向刘大婶的帮扶干部、县医院输血科科长张兴辉打听病情、带去问候。
![]()
![]()
![]()
![]()
牵挂不下
2022年6月,在完成了八个月的“苏陕协作”医疗对口帮扶任务后,徐梦怡又加入“组团式”帮扶医疗队,克服家中尚有两岁幼子的困难,请缨留在丹凤这片土地上,在丹凤县医院与其他5名队员一起继续她的“帮扶工作”。帮扶期间,丹凤县医院开展了全县首例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新技术,并成为了2023版陕西省卒中急救地图单位和急性脑卒中医疗救治定点医院。
2022年10月,刘大婶托驻村第一书记王丹告诉了徐梦怡一个好消息:她今年秋季没有犯病,没有晕!”
如今,离徐梦怡帮扶任务结束返回南京的日子越来越近。“离开前,我想再去一次大桑园,那个大婶我还是放心不下!”她找到南京“组团式”帮扶医疗队队长、丹凤县医院院长高应东表明了心迹。
2023年5月18 日,在驻村第一书记王丹的组织下,徐梦怡同丹凤县医院医务科副科长王强、神经内科护士长石宁等人的陪同下再一次来到了刘大婶家。这次见面,刘大婶像是换了一个人,走路生风、上下台阶稳稳当当、说话带劲、笑声爽朗,远远地走出来迎接她的“恩人”。“恩人啊!可盼到你了!前几年我晕的不能动的时候,我就许愿,谁能治好我的晕病,我把谁叫恩人,一本子念叨她的恩情!现在我的恩人来了!农村人也没有啥谢恩的仪式,知道你要来,我屋里人连夜做了一面锦旗献给你,代表我一家子人对恩人的感激之情!”“这次帮扶是我人生中不可多得的宝贵经历,这次和你的缘分,我也要谢谢你!看着自己的患者痊愈,是一个医生最欣慰的事,看到你现在这么好,回馈给我肯定和鼓励,我也很开心,也很自豪!也是我在丹凤最美好的回忆!”
“我现在做饭、干啥都没问题。最近在新村住着,还找了点活干!没有你就没有我的今天啊!现在这政策真的好,你们这些外地干部怎么也对我们这么好?我要是能多活几年,一定要去南京看你!”“今天再来看看你,我就可以放心的离开了……!丹凤很美,大桑园也很美……有这两个药不能停,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喝药,睡觉前……”紧紧握在一起的双手分不开、朴实的真心的话语说不完,此情此景,在场的所有人既开心又感动万分!
情满农家院
在这两位素昧平生又缘分不浅的人儿“互诉衷肠”的时候,在刘大婶家的院子里,附近的乡亲们都慕名前来要送送这位南京的大专家。一会会时间,院子里聚满了人,热情的村民们围着徐梦怡问长问短,虽然口音不同,但徐梦怡一一耐心解答。在村书记闫阳的组织下,徐梦怡同丹凤县医院医务科副科长王强、神经内科护士长石宁等人为到场的乡亲们量血压、心脏听诊……一边拉家常、一边看病,一场“院落义诊”开始了!到了中午十一点多,听到消息从坡上回来的乡亲们还络绎不绝,看到辛劳的乡亲们期盼的眼神,徐梦怡坐在他们中间缓缓说道:“乡亲们!这次我们几个回去,但是县医院包扶咱大桑园不变,而且马上还会有其他更优秀更厉害的医生来接替我们的帮扶工作,大家不用担心!我在丹凤工作的两年时间也带出了徒弟,丹凤县医院神经内科的淡琳医生已经能够独立开展耳石症手法复位治疗眩晕,效果也立竿见影。我和科室的联系方式刚才已经留下了,大家有需要,也可以随时联系我!”
“你们看,现在党和国家的政策这么好!我们帮扶工作要连续开展15年,而且咱们丹凤,咱们大桑园每一个农户都有自己的家庭医生,量血压、用药也很方便……大家要重视自己的身体,平时烧饭盐要少放、少用大油……”医者仁心,面对山里的乡亲们,徐梦怡不由得开始了她的“健康教育讲座”,“院落义诊”变成了“院落教育会”……
![]()
![]()
漫漫帮扶路,浓浓宁丹情。
徐梦怡,她只是一名普通的医生。因为帮扶,让她的职业生涯变得不普通;她也是众多帮扶队员中的普通一员,这些片段也是帮扶干部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帮扶工作刚刚开始,在源远流长的“苏陕协作”和“组团式”帮扶的强大背景下,一定会有数不胜数的“刘大婶”“王大妈”“张大爷”获益;也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李医生”“赵专家”“高教授”在帮扶之路上找到自己从医的价值、实现人生理想!
审 核:靳 妙监 制:刘 刚图 片:赵晓鹏编 辑:闵雅璇供 稿:王 丹![]()
![]()
![]()
![]()
扫描二维码关注丹凤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