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结核病防治知识
发布时间:2025-03-26

2025年3月24日是第30个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主题是:
“全面行动 全力投入 全民参与 终结结核”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分枝杆菌可侵及多个脏器,以肺部结核感染最为常见 。
人体感染结核菌后不一定发病,当抵抗力降低或细胞介导的变态反应增高时,才可能引起临床发病。若能及时诊断治疗,大部分可实现临床痊愈 。肺结核主要症状是咳嗽、咳痰、低热、盗汗、胸痛等,若连续咳嗽、咳痰两周以上或痰中带血丝,就应该高度怀疑患肺结核。
肺结核的传染源为正在排菌的肺结核患者。
由于结核病早期不具有特殊症状,患者只有轻微的咳嗽、咳痰,并不伴高热或其它不适,因此容易被患者忽略而不就医,但此阶段痰中含有结核杆菌,这使得患者成了细菌的传播者。
呼吸道传播是肺结核的主要传播途径。
患者咳嗽、打喷嚏、说话时,喷出的唾液飞沫中含有大量的结核菌,小的飞沫会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健康者吸入带菌的飞沫或尘埃后可引起感染,产生肺部原发病灶。
全人群可发病,但主要集中在免疫力低下、拥挤环境生活的人群中。
学生群体是我国肺结核的重点防治人群。
预防肺结核传播最主要的措施是及时发现并治愈传染性肺结核病人。
与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的人员应进行肺结核筛查。
肺结核病人不随地吐痰液;咳嗽或打喷嚏时需要掩住口鼻。居家治疗的肺结核病人,应尽量与他人分室居住,保持居室通风,佩戴口罩,避免家人被感染;用酒精消毒,紫外线照射、常常晒被子(在阳光下直射2~4小时),均可消灭结核杆菌。
新生儿接种卡介苗是预防肺结核的有效手段。
增强抵抗力是预防结核病的最佳方式。强身健体、均衡有营养的膳食摄入、充足的睡眠等提高身体免疫力是关键。
如果咳嗽、咳痰超过两周,经使用抗生素无效的患者,及时到丹凤县医院结核门诊就诊。免费项目有免费查痰、免费拍胸片、免费发放一线抗结核药品。
联系人:李兰
咨询电话:0914-3321290
内容来源 | 惠州市结核病防治研究所课件,部分内容略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