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糖尿病足的介入治疗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
糖尿病是全球常见的慢性疾病,糖尿病足作为其严重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生活质量。全球15%-25%的糖尿病患者会发展为糖尿病足溃疡,约20%最终面临截肢。在中国,糖尿病足患者截肢率高达19.03%,截肢后5年死亡率甚至超过恶性肿瘤。
糖尿病足源于长期高血糖引发的血管病变和神经损伤。高血糖侵蚀血管内皮,导致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血流不畅;周围神经病变使患者足部感觉迟钝,难以察觉轻微外伤,进而引发溃疡、感染甚至坏疽。传统治疗手段,如药物控制感染、清创换药或开放血管搭桥手术,虽有一定效果,但存在创面愈合慢、手术风险高、部分血管条件差的患者无法耐受等局限。
糖尿病足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为糖尿病足患者带来曙光。它以“微创、精准、高效”为核心,通过影像引导下的血管内操作,直击血运障碍根源,实现开通血管、促进愈合、降低截肢风险的三重目标。
![]()
介入治疗的核心是血管再通技术。通过股动脉穿刺,医生将导管精准送至下肢病变血管处,运用球囊扩张、支架植入等技术,快速打通闭塞动脉,恢复足部血流。针对长段血管闭塞或钙化严重病例,还可使用药物涂层球囊或减容装置,降低再狭窄风险。这一过程仅需局部麻醉,创口微小,患者术后次日就能下床活动。
充足的血流是溃疡愈合的关键。介入治疗后,足部微循环改善,氧气和营养物质能输送至溃疡区域,加速肉芽组织生长。临床数据显示,接受介入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溃疡愈合时间比传统治疗缩30%-50%,感染控制率提高60%以上。对于合并骨髓炎或深度感染的复杂病例,介入治疗联合负压引流、生物敷料等综合方案,能最大程度保留肢体功能。血管再通后,足部缺血缺氧状态得到逆转,坏死组织范围得到控制。研究表明,介入治疗可将糖尿病足患者的截肢风险降低70%,保肢成功率超过85%。即便已出现足趾坏疽的患者,及时开通血管也能避免截肢平面上升,显著提升生活质量。一项针对200例患者的随访显示,介入治疗后5年保肢率仍维持在78%,远高于传统治疗的45% 。多项权威研究也证实了介入治疗的卓越疗效。《中国糖尿病足介入治疗指南》指出,早期血管介入可使溃疡愈合率提升至82%,截肢率降至8%以下;欧洲心脏协会研究显示,介入治疗联合多学科管理,患者5年生存率提高40%;北京协和医院临床数据显示,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缩短至7天,治疗费用降低30%。糖尿病足治疗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干预”。当患者出现足部麻木、发凉、间歇性跛行或皮肤颜色改变时,应立即进行下肢动脉超声等检查。介入治疗实施得越早,保肢成功率越高。即便已发生溃疡,及时开通血管也能显著改善预后。
糖尿病足的介入治疗,凭借科技重塑生命通道,让患者免于截肢之痛,是医疗技术的革新,更是对生命尊严的守护。若您或家人正受糖尿病足困扰,请把握治疗黄金期。记住,截肢绝非唯一结局——血管再通,希望重生,迈出健康步伐,从此刻开始!
![]()
专家简介
李东,丹凤县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大学学历,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曾在西安交大一附院神经内科进修学习。一直从事临床内科医疗27年,先后在国家及省级以上杂志发表论文数篇;擅长脑血管病、头痛、眩晕、癫痫等疾病诊治,尤其在急性脑卒中静脉溶栓、脑出血及神经内科危重病的诊治上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担任商洛市医学会精神心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商洛职业技术学院校外指导教师。![图片]()
袁文超,丹凤县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主治医师,毕业于宁夏医科大学。从事神经内科工作10余年,先后在第四军医大学附属医院西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的神经内科进修学习神经介入,参加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举办的《神经介入-脑动脉狭窄及闭塞技术》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专项能力培训班,国家医学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篇。
主要从事神经内科疾病的诊治,擅长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救治和神经介入诊疗(全脑血管造影、头颈部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急性脑梗死血管内取栓等介入手术)。
![]()
科室简介
丹凤县医院神经内科是县域内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神经病学专科,科室在规范化治疗急性脑血管病、癫痫、帕金森、痴呆、眩晕、周围神经病、头痛等神经系统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且开展了睡眠障碍、抑郁障碍、焦虑障碍以及躯体形式障碍等精神心理疾病的药物治疗及心理治疗。科室长期与唐都医院、西京医院、交大一附院等医院帮扶合作开展介入手术,已顺利开展神经介入(全脑血管造影、球囊扩张术、支架置入术、动脉溶栓、急性脑梗死血管内取栓等介入手术)和外周介入诊疗。
![图片]()
科室地址
门诊:门诊二楼内科诊区02号诊室
病区:住院部五楼
科室电话
(本文数据来源: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国际糖尿病足工作组)审 核:程 涛 靳 妙监 制:王 丹供 稿:袁文超编 辑:闵雅璇![图片]()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