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丹凤护理
网站首页
医院概况
关于医院
科室简介
专家介绍
就医指南
预约挂号
就诊流程
住院指南
医保政策
收费信息
常见问题
医院导航
门诊排班
科研教学
科研动态
学术交流
合作交流
健康管理
健康科普
体检中心
科普视频
护理动态
护理动态
专家风采
专科护士
网约护士
帮扶动态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群团活动
员工关怀
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公示公告
科室动态
活动通知
人事任免
医患故事
健康管理
health management
健康科普
体检中心
科普视频
健康科普
心理健康宣教(二十五):【警惕】亚健康,竟是心身疾病!
发布时间:2020-08-07
当人们越来越重视养生、保健的时候,烦躁、易怒、焦虑、睡不好……这些都市人常见的
“情绪病”
却往往容易被忽视。当一个人长期处于这种状态时,就可能是心理亚健康了。
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都知道很多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状态往往指的是身体亚健康状态,包括乏力,气虚等等,但同时心理上也有亚健康状态,而且人们很容易因为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而患上心理烦躁症,但很多人却不知道自己有了这种症状。
据2018年《中国城镇居民心理健康白皮书》当前中国城镇居民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73.6%的人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人有16.1%,而心理健康的人仅占10.3%,故中国城镇居民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该白皮书项目由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牵头,联合国家卫计委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国医师协会整合医学分会、北京健康管理协会,以及国内30余位专家和学者共同完成,对历时五年全国约112万城镇人口的心理健康大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采集的有效数据超过100万。
白皮书数据同时表明,心理健康状态与躯体生理健康状态密切相关,躯体健康状况越差,心理问题发生率越高。甲状腺结节、乳腺良性病变、子宫肌瘤、肥胖和失眠等亚健康城镇居民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
五类人群的心理亚健康比例在54.7%—64.7%,心理问题发生率在24.3%—37.3%;在肿瘤、脑梗、心梗、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城镇慢病患者中,抑郁、焦虑问题突出,城镇慢病人群中有50.1%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倾向。
心理亚健康是一种处于心理健康与疾病间的临界状态,这种状态下的人,就像站在悬崖边上,虽然没有明确的心理疾病,但会出现不明原因的脑力疲劳、情感障碍、思维紊乱、恐慌、焦虑、自卑以及神经质、冷漠、孤独、轻率,甚至自杀等念头,如果没有及时纠正,极易引发心理和身体疾病。
每个人一生中多多少少都会遇到一些心理问题,如果及时面对和解决,就不至于
“积劳成疾”
。一般的心理问题通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调节大多可以慢慢恢复。
但如果持续出现以下10种情况就要特别注意,可能暗示你一只脚已经踏进心理疾病的边缘。
症状一
“沉湎往事儿童化,时冷时热常唠叨。”喜欢沉湎于往事的回忆,感情脆弱,情绪“儿童化”,时冷时热,对那些没有什么价值的东西反应兴趣浓厚,喜欢唠叨,又不管他人爱听不爱听。
症状
二
“记忆下降好忘事,优柔寡断效率低。”记忆力明显下降,好忘事,办事效率低,优柔寡断,缺少朝气,做一件事总要磨磨蹭蹭,一拖再拖。
症状
三
“刚愎自用耳不闻,固执己见失人心。”固执己见,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想以自己为中心,按自己的意愿行事。
症状
四
“脑力劳动不从心,精神空虚乏思维。”脑力劳动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竞争意识退化,常感到空虚乏味,对事业没有创新思维。
症状
五
“精神萎靡力不支,好静恶躁多嗜睡。”疏散懒惰,精神不振,常感到精力不支,好静恶躁,睡意绵绵,经常靠喝酒来强打精神。
症状
六
“遇事慌张手无措,思维迟钝搔耳腮。”面临突发事件时,思维迟钝,往往束手无策,慌张无主,抓耳挠腮,不知怎么办才好。
症状
七
“长吁短叹心自卑,隔离外界自天地。”自卑心理是大多心理亚健康人群最为常见的症状,如一个人独处时,常常会长嘘短叹,与世无争,面对外面的精神世界,往往感到自己已经落伍了。
症状
八
“性情急躁错会意,闭目塞听失理智。”生活中越来越容易感情用事,性情急躁,言行中理智成分越来越少。更容易曲解他人好意,听不进别人意见,不冷静,一触即发。
症
状九
“我行我素性孤僻,人际交往总逃避。”喜欢独来独往,我行我素。尤其是不愿意面对陌生人,常借口逃避与陌生人接触。
症状
十
“情绪冷漠视不见,敏感多疑心机重。”有时想置身于众人之外,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视而不见,反应冷漠;有时候对人际关系特别敏感,总觉得家人及周围的人在与自己过不去,疑窦丛生。
上诉的种种心理亚健康状态的表现,会有程度不同的表现,有些并不影响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一般通过自我调整都能得到很好的恢复。
但有些太过消极,已经影响了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不能通过自己或者身边他人提供帮助改善,最好接受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以免任其发展成严重的心理疾病状态。
同时,对于一个人来说,心理健康在某些时候甚至要比身体健康更加重要,一个心理强大的人即使身体上有什么缺陷,依旧会是一个强大的人。
此外,很多时候人们的生理“亚健康”还是由于心理上的“亚健康”引起的,例如:有一部分人整日里心烦意乱,茶不思饭不想,睡不好觉,由于没有及时找出原因而导致身体的体质下降,生理疾病便趁虚而入,这样就导致了大的疾病的产生。
每个人都是自己心理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当我们发现自己处于某些亚心理健康状态时,可以做以下几方面的调整。
1、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处事乐观
生活总是好坏交替的。没有哪一天、没有哪件事,是百分之百的好或者百分之百的差。无可否认,生活中各种不幸事件是客观存在的。面对挫折,我们惟有及时调整心态,学会看到问题的双重性,保持积极与乐观,在各种困境中、逆境中看到自己的优势和希望,在顺境中保持一分清醒的头脑。
2、全面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人无完人,能够对自己的能力、性格、情绪和优缺点做出恰当、客观的评价,这是迈向心理健康的第一步,但这并不那么容易做到。要学会理解,每个人都是有缺点的普通人。改变心态其实很简单,对自己不要过分苛刻,制定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和理想,不要过于与别人攀比。
3、加强运动,改善代谢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指出:1小时的运动可以增加代谢活动,增强愉悦感,有助于释放压力。另外,英国利兹大学研究人员对200名上班族进行研究后宣称,参与运动能够减轻痛苦,增强对工作、同事和自己的包容力。因此,可以尝试多运动,能改善心理亚健康状态。
4、多听音乐,放松身心
中国台湾高雄医学大学的研究人员对236名孕妇进行研究,其中大约50%的孕妇被安排每天听30分钟音乐,持续两星期。结果发现:听音乐有助于降低孕妇紧张、焦虑和抑郁情绪。因此建议多听舒缓或欢快的古典音乐,可以放松神经,引发良好的情绪反应,有益身体健康。
5、维持良好的睡眠,减轻心身疲劳
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的研究人员指出:压力和睡眠障碍可能形成恶性循环,睡眠不足的人士,压力较大,容易出现不满和愤怒情绪,暴饮暴食的概率更大;而压力越大,也可能导致睡眠障碍。因此,若能保证每天8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有利于身心疲劳的恢复。
随着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很多人处于亚健康的状态而不自知,或者知道了却抱着不在乎的态度,这样都是错误的。要知道,亚健康不是健康的状态,而是非常危险的非健康状态。
因为在这个过程中,虽然表面上看是健康的状态,但是实际上是很危险的。就相当于保险丝即将断开之前的状态,而心理的健康更是非常重要的,危害绝对是毁灭性的,所以非常有必要针对心理的状态进行分析和解决。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是否患有心理亚健康的状态,不妨参照一下以上几个症状,以此来明确自己的心理情况。
来源:樱慈智家
作者:小慈
编辑:丹凤县医院心理干预小组
审核:张 野 郝 勇 刘 鹏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丹凤县医院微信在线心理救援二维码
丹凤县医院疫情专项心理救援热线
欢迎关注丹凤县医院微信公众号,请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让我知道你在看
公众号
丹凤护理
医院概况
关于医院
科室简介
科室简介
专家介绍
专家介绍
就医指南
预约挂号
就诊流程
住院指南
医保政策
收费信息
常见问题
医院导航
门诊排班
科研教学
科研动态
学术交流
合作交流
健康管理
健康科普
体检中心
科普视频
护理动态
护理动态
专家风采
专科护士
网约护士
帮扶动态
帮扶动态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群团活动
员工关怀
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公示公告
科室动态
活动通知
人事任免
医患故事
服务热线:0914-3322161
详细地址: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商邑大道19号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原创性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丹凤县医院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陕公网安备61102202000005号
|
陕ICP备1800350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