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宣教相对于人的生命过程,孩子的成长期是短暂的。而在三观逐渐形成的时期,父母的每句话、每种行为,都可能对孩子的未来产生不可预估的影响。一句难听的话,其伤害可能贯穿孩子一生。我们以为打孩子才会伤害孩子,却不知道语言上的伤害,同样会在孩子身上留下深刻的烙印。孩子来到世界是张白纸,当你恶语相向时,他会全盘吸收,并且把这种恶给到其他人。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家的孩子可以随便打、随便骂,其实孩子的心灵还没有那么强大,他们消化不了父母不留情面的羞辱和对人格的践踏。长时间的不平等对待,会让孩子走向两条路:一条是将仇恨向内发泄,自残或者自杀,一条是将仇恨向外,打人或者杀人。![]()
1、什么是父母的负面语言?所谓父母的负面语言,就是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性或歧视性语言,致使孩子的精神上和心理上遭到侵犯和损害,属精神伤害的范畴。常见的父母语言暴力种类:
(1)侮辱讽刺型,代表话语为:笨蛋、废物、蠢货、就知道吃、你真厉害(取反义)。?
(2)贬低压抑型,代表话语为:丢人、怎么那么笨、什么都做不好、没用的东西。??
(3)威胁恐吓型,代表话语为:再不听话就不要/爱你了、再不听话揍/打你。?
(4)嫌弃厌恶型,代表话语为:滚开、走开、我宁肯没生过你、没人喜欢你、再也不管你了。??
(5)抱怨哀求型,代表话语为:求求你不要再这样行吗?
![]()
2、父母负面语言的危害蒙台梭利博士说:每种性格缺陷都是由儿童早期经受的某种错误对待造成的。心理学上也认为,任何一种心理疾病,追根溯源,都是童年时的创伤。
教育专家李玫瑾,曾经对1000名未成年人做过一项调查,分析结果发现:在家里经常被父母责骂的孩子出现性格缺陷的几率最大,有25.7%的孩子自卑、抑郁;有22.1%的孩子“冷酷”,有56.5%的孩子经常“暴躁”。
2019年4月17日晚10时左右,一名17岁的孩子,在途径卢浦大桥时,与父母发生争执,孩子立马下车从桥上跳下去,鲜活的生命在5秒之内就没了。
有专家研究指出,在中国68%的家长曾经在语言上伤害过孩子。
也许其中一些话你可能刚刚才对自己的孩子说过:
“你不嫌丢人我还嫌丢人!”
“就没见过你这样笨的!”
“你看看别人家孩子!”
“我都说过多少次了,你怎么就记不住?”
3、标签效应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后天环境的复杂影响。在种种影响因素中,社会评价和心理暗示的作用非常之大。损孩子,是当前儿童教育中,典型的“贴标签”行为。
“标签”具有定性导向的作用,它对一个人的“个性意识的自我认同”都有强烈的影响作用。孩子是一张白纸,你给他贴上“自私”的标签,他就会变得越来越自私;你给他贴上“胆小”的标签,他就会变得越来越胆小。我想,你一定会发现,当你为孩子贴上这些不良标签的时候,你的孩子就会“如你所愿”变成你嘴里所说的那个孩子!
心理学家库利有一个关于自我的定义:“对每个人来说,他人都是一面镜子,个人通过社会交往了解到别人对于自己的看法,从而形成自己的自我。”??
爱迪生在8岁的时候,就被学校赶了出来,因为老师觉得爱迪生是“低能儿”。而母亲并不这样觉得,对爱迪生说道:“老师说你是低能儿,我不认同他的说法,你明天起,就不要到学校里去了。我今天在老师面前发过誓了,我会在家里好好的教育你。我已立下决心,无论如何你会成为世界上第一等人物,你有没有这个信心呢?
爱迪生说:妈妈,我愿意发誓,我一定会做一番大事业,让说我低能儿的老师听了寒心。后来爱迪生成功了,提到母亲,他说:特别感谢母亲为我跟老师辩护,从那时起,我就决定不能辜负母亲的期望!
4、父母负面语言对孩子心灵的伤害(1)缺乏安全感:成人的一句玩笑话:“妈妈只爱弟弟,不爱你了”,可能会让孩子信以为真,害怕恐惧。而不断重复的侮辱性的语言,对孩子可能是一辈子的伤害。
孩子出于恐惧,安全感受到了伤害,不再信任父母,对亲情有一种本能的排斥,在亲子关系中不知道怎么和家人相处。在情感上强行和父母中断了连接,和父母拉开了距离,心中开始怀疑“爸爸妈妈是不是不爱我了?”
(2)内向孤独:有些孩子已经习以为常了,干脆破罐子破摔,虽然满心不服,却懒得反驳。故意用这种“不配合”来气父母,潜台词就是“惹不起,我躲得起”。特别是对于那种“打不哭骂不语”的孩子,其心理伤害更是难以估量。
(3)缺乏自尊:父母说孩子:真是笨,这么简单都不会。孩子开始会怀疑,我笨吗?孩子的思维会慢慢固化,并接受:我是笨的,我什么也不会。忽然一天,孩子反抗了:我就是笨怎么了?我就是这么笨。眼中是怒火,内心却如寒冰。最严重的就是孩子感觉自尊心受到了碾压,出现情感障碍,不再自信,甚至有自卑和自闭倾向,害怕自己跟父母说什么都是错的。做事优柔寡断,不自信;懦弱,没主见;性格孤僻,不善交际和处理人际关系。
5、父母如何避免负面语言无心的一句话,可能就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世上没有完美的父母,但我们可以有一颗改进自己的心,意识到粗暴的语言对孩子是有伤害的,尽全力减少伤害的发生,就是进步。
(1)控制情绪
父母应该意识到,在工作与生活中难免遇到不愉快,需要给这种不愉快找到合适的出口,不要让无辜的孩子承担你的负面情绪。接纳不完美的自己,也接纳孩子的不完美。当自己非常愤怒的时候,在心里默数30秒再开始讲话。如果自己的情绪尚未处理好就要解决孩子的问题,可以坦诚但尽量温和地告诉孩子“我现在心情不好,可能会骂你而让你很难过,我不想让这件事发生,所以我们一起安静10分钟。”
(2)排解自己的情绪
心情不佳的时候,干脆远离孩子,避免孩子成为炮灰。试着为这些负面情绪找到出口及解决方法。当我们认识到自己有负面情绪时,可以用跑步、做家务、狂商场、约闺蜜吐吐槽,找一个没人的地方痛哭一场等健康的方式发泄出来,等理智回来了,再考虑应该如何应对。
(3)直接告诉孩子错在哪里
批评孩子,少说废话,不翻旧账,具体地指出当下的错误就是最好的帮助。“我很生气,因为你没有收拾玩具”。一句简单的话,让孩子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就够了。
(4)最完美的教育是接纳孩子的不完美
每个父母的内心深处都住着一个完美小孩,我们试图照着这个标准,来教育自己的孩子,让他按照自己心中的那个样子生活成长。殊不知,每一个孩子都是不一样,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他们会有不完美,更不可能完全长成父母想要的样子。我们要接纳孩子的不足,如同接纳不完美的自己!让孩子在自己的时区里,不慌不忙、不紧不慢地成长,孩子舒服,你也会幸福。父母教育孩子的目标,首先是让孩子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我相信,当你以温柔、爱对待孩子的时候,他会在这个世界里,感受到最少的伤害,最多的善意,最浓的自信,最充足的安全感!我们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孩子们纯真的心灵。总之,父母负面的语言就是语言暴力,与身体上的暴力相比较,语言的暴力带来的伤害更加巨大!冷漠的语言,就是一种暴力,一种杀人于无形的武器,没有鲜血、没有痕迹,但是足够可以摧毁一个人。小孩宁愿被仙人掌刺伤,也不愿听见大人对他的冷嘲热讽。因为表面的伤痕是可以看得见的,而内心的伤害是无形的。毁掉孩子一生的杀手,不是游戏,不是贪玩,而是父母负面的语言,父母的语言暴力,会成为孩子一生的伤痛。如果你爱孩子,那么请停止语言暴力吧,因为这是破坏彼此关系的头号杀手。让世间多一点爱,让孩子少一点伤害。![]()
编辑:靳妙
审 核:张 野 郝 勇 刘 鹏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丹凤县医院微信在线心理救援二维码
![]()
丹凤县医院疫情专项心理救援热线
![]()
欢迎关注丹凤县医院微信公众号,请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
好文!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