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心理健康宣教
痛苦,是每个人生活中避恐不及的洪水猛兽,但有人仍不幸深陷其中。有的人给自己身心都贴上“痛苦”标签,全身每一个细胞都向人表达:“我很痛苦!”;有的人痛彻心扉、心在滴血,却也只在黑夜里任泪水汹涌、一遍遍自己舔舐伤口。
但是有没有人想过:
痛苦是什么?
美国开国先哲本杰明·富兰克林说过:“唯有痛苦才能给人带来教益。”今天的【心理健康宣教】,我们就做真正的勇士,直面痛苦,希望听众朋友们有所获益。
01
痛苦是什么?
尽管每个人的痛苦都不相同,然而痛苦之下,却又那么相同:他们都有一个想要,却不知道如何得到。
而你,你在这段人生里,所感觉到的痛苦是什么呢?
在生活中体验到痛苦的人,大多涉及到亲子、婚姻、情感、压力、情绪、工作、自我、金钱、迷茫等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其实这所有的痛苦,又都是一个:
得不到之苦。
想要,却得不到,所以痛苦。
得不到,却不甘心,所以更痛苦。
![]()
比如有很多爸爸妈妈会在跟孩子的关系中感觉到挫败、内疚、自责、焦虑。父母们希望孩子能够优秀、听话、走正道,得到却是无法与孩子正常相处。父母们想做一个好爸爸妈妈,却不知道如何把握控制与自由的度,体验到很多困惑与迷茫。
有很多人会在婚姻、恋爱、家人、朋友那里感觉到愤怒、失望、委屈与绝望。他们希望自己的伴侣能有点责任心,能成熟,能专一,能不做巨婴,得到的却是一次次对方的情绪化与无法沟通。他们希望自己能被爱,被关心,被重视,被尊重,被体贴,得到的却是一次次的伤害。
有很多人会对未来感觉到困惑和焦虑。他们不喜欢自己现在的工作,想要一种关于工作的热爱和激情,却不知道该怎么做。想证明自己,想变得优秀,希望克服拖延和懦弱,但会对自己感觉到焦虑和愤怒。
02
你为什么痛苦?
前面说了,痛苦,是因为“想要,却得不到”。
这短短6个字,其实有两个重点:
“想要”“得不到”痛苦的人把关注点停留在了“得不到”上,从而沉浸在痛苦里。 ![]()
痛苦,是因为内心还有所渴望,还对生活充满了向往。人处在痛苦中的时候,会觉得人生没有意义。可他们不知道的是,这恰恰是他们的意义所在。痛苦告诉你的第一件事就是:有一些东西,你很在意。你在亲子关系里痛苦,因为你很在乎孩子。在乎孩子将来长成什么样子,在乎你们的关系如何,在乎自己的爸爸妈妈角色表现得怎么样。 你在婚姻关系里痛苦,因为你很在乎婚姻。你对爱情和婚姻充满了渴望,你想要婚姻,婚姻对你来说很重要。 你对不喜欢的工作感觉到痛苦,因为你在乎工作的质量。“轻松的工作”、“感兴趣的工作”,就是你现阶段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个追求。 你对于被否定感觉到痛苦,因为你渴望价值感。你对于被忽视感觉到痛苦,因为你渴望被重视。你对被控制感觉到痛苦,因为你渴望自由。你对自己的抑郁而感激到痛苦,因为你渴望被爱。如何找到生命的意义,痛苦正给了你答案。痛苦正在告诉你,你所在乎的是什么。![]()
这就是痛苦在告诉我们的第二件事:我还想要,不想放弃。第三件事就是:这个方法,可能错了。因此,你需要换一种方法。03
没有痛苦,丧失了人生的意义。
一个人没有了痛苦,才是可怕的。
先天性无痛症患者可以将手放进沸水里,也可以在不注射麻药的情况下进行手术。痛觉丧失,他们感觉不到身体正在遭受伤害,更无法进行相应的调节和保护措施。
没有痛苦,就是丧失了人生的意义,会对一切感觉都无所谓,都行。
比如说,婚姻什么时候不再痛苦?不在乎的时候。因为不在乎,所以不痛苦。你爱怎样都行,出轨、巨婴、不负责任,我都不在乎。想离婚也行,想不结婚也行,我都没有执着。
比如说,被控制什么时候不痛苦?没有对自由渴望的时候。一个人被奴役久了,他就会失去对自由的渴望。学会了放弃自我。
![]()
没有了痛苦的人,其实是没有了灵魂的人。
他们的生活,失去了追求。
比痛苦更可怕的,正是没有痛苦。一个人连痛苦都体验不到了,是一种什么样的悲哀。
痛苦就是让你知道你想要的是什么,不想要的是什么!
所以,当你感到痛苦时,先不要去执着地改变痛苦,而是问问自己,自己在意的是什么。
![]()
—
END—
编 辑:丹凤县医院心理干预小组
审 核:张 野 郝 勇 刘 鹏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往期精彩内容:
【心理健康宣教】(第38期)更年期中的男人们
【心理健康宣教】(第37期)40岁后,她们失去的不只是月经
【心理健康宣教】(第36期)作为父母,关注青少年抑郁症已经成为必修课
【心理健康宣教】(第35期)你那么快乐,怎么可能有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宣教】(第34期)你不了解的阿尔茨海默病
【心理健康宣教】(第33期)心灵感冒
【心理健康宣教】(第32期)走进心理咨询
【心理健康宣教】(第31期):什么是“情绪劳动”?
【儿童保健宣教】(第30期):爱我就好好抱抱我
【心理健康宣教】(第29期):毁掉孩子一生的杀手:父母的语言暴力
【心理健康宣教】(第28期):做个刚刚好的妈妈
【心理健康宣教】(第27期):如何养废一个儿子?
【心理健康宣教】(第26期):打还是不打?
【心理健康宣教】 (第25期):【警惕】亚健康,竟是心身疾病!
【心理健康宣教】 (第24期):你以为这是沟通?其实是在攻击
【心理健康宣教】 (第23期):高考之后,考生和家长都需要知道的心理调节方法
【心理健康宣教】(第22期):上瘾性行为,正在毁掉当代人
【心理健康宣教】(第21期):父母是孩子天生的催眠师
【心理健康宣教】(第20期):《孩子,歇一会儿再飞!》
丹凤县医院微信在线心理救援二维码
![]()
丹凤县医院疫情专项心理救援热线
![]()
欢迎关注丹凤县医院微信公众号,请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
![]()
点个在看 你最好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