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
![]()
![]()
教育孩子是一门学问,也是人生最大的投资。生活中感情受挫、人际关系紧张、甚至生意失利等等都是可以亡羊补牢,为时不晚的,唯有孩子的教育要环环相扣,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取得成效。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基石。通俗说,你讲的话是千真万确的真理,每天也恨不得耳提面命,但是孩子却听不进去、依旧我行我素。这时,你就要反思,你们的沟通为什么无效,你们的亲子关系出现了什么问题。我们要了解孩子在各个成长阶段的特点,寻找适合的亲子交流方法,打开沟通渠道,正面引导孩子,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这样孩子长大后便能热爱生活,充满希望的过好未来的每一天。今晚,我们就往期内容作以下几点总结,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作者:王利娜 编辑:靳妙家庭环境温暖有爱
从一个家庭有新生命降临开始,作为爸爸妈妈,一定深深地体会到为人父母几乎是一件难以成功且永无尽头的工作,父母们在某些方面不可避免的都有缺失,但是每一个父母都竭尽全力去养育孩子,为他们创造优厚的条件,精神、物质等方方面面。
而家是最重要的。当我们开心或者悲伤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家,家可以抚平我们内心的伤痛,使我们重新获得力量;家也可以分享我们的喜悦与收获,让我们更加的强大、自信。一个好的家庭可以滋养整个家庭成员。它一定是整洁的、温馨的,夫妻之间互相爱着对方,遇事共同商讨、互相合作。这样的家庭走出来的孩子心里将会充满了爱,并且相信这个世界是有爱的,强大的家庭支持系统也使得孩子们相信:人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定会取得成功。做一个刚刚好的妈妈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温尼科特创造了最伟大的精神分析术语:刚刚好的妈妈。就是说够了就行了,不要过了。60分,刚刚好。100分妈妈对孩子的爱与保护相当于温室养花,经不起风吹雨打,一旦离开人工培育的环境,就会枯萎乃至于凋谢。
60分妈妈总体说是好的,但也要具备“坏”的特质。例如有时候正因为妈妈的“失职”,恰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机会,即恰好的挫折,更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做一个刚刚好的妈妈,不多也不少,做的不到位,也不要内疚,这是孩子成长发展的良机。不可缺失的爸爸
在孩子三岁后,爸爸可以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让孩子能够更加舒展的学习和生活。爸爸是孩子的榜样,有爸爸的影响,孩子就会学到一些基本的品质,如培养孩子的意志力,勇敢精神和创造力以及阳刚之气。
妈妈的爱更容易溺爱、迁就孩子。而爸爸的爱则相反,是一种深沉、严肃的爱,爸爸更多的时候是孩子的领路人。缺失爸爸的孩子大多缺乏自信、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意志薄弱,长大后碰到一点问题都会不知所措。所以,爸爸们应该尽自己所能的陪伴孩子,并且在孩子人生的各个重要时刻不要缺席。信任孩子,做孩子强大的后盾
告诉孩子在生活与学习中,无论发生任何事情,都要告诉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也会永远支持你。给孩子强大的心理支持。在孩子生活中遇到困惑的时候,要及时为他们指点迷津,和孩子做朋友,平等交流。学习成绩不好的时候,和他们分析原因,不要打击,挖苦孩子。![]()
尊重孩子,将孩子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不是依附在你身上的一个物件。告诉他们,我们爱你,不是因为你有多好,而是因为你仅仅只是我们的孩子。家校共育,共创美好未来
一个好的老师,陪伴孩子三年六年,但是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却是一辈子。将孩子送入学校,你的孩子只是老师N个学生中的一个,教育你的孩子也只是老师工作的一部分而已;但你不一样,孩子是你的唯一,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永远是你最重要的事业。请记住孩子不是老师的,是你的,家长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永远的榜样,请做个称职的父母!只有家校联合,有效教育管理引导才能对孩子有帮助。![]()
相信有了家庭教育的配合,学校教育将会更容易开展。此时我们要做的就是随时关注孩子在学校的动向,积极配合老师们的工作,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相信孩子们是可以积极向上,努力学习的。![]()
最后,写给所有家长们:
教育孩子是我们一生都要学习的功课,不论你的孩子正处在什么阶段,你都要关心和爱着他们,不要把孩子学习作为评价孩子好坏的标准。更要看重孩子优秀的品质,适应生活的能力,以及乐观向上的心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家庭教育没有终点,做个合格的父母,我们永远在路上!![]()
![]()
编 辑:丹凤县医院心理干预小组
审 核:刘鹏 郝勇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往期精彩内容:
【心理健康宣教】(第43期)不可缺失的爸爸
【心理健康宣教】(第42期)温暖的家庭,健康的孩子
【心理健康宣教】(第41期)缺失的家庭教育
【心理健康宣教】(第40期)痛苦教会我什么?
【心理健康宣教】(第39期)我为什么痛苦?
【心理健康宣教】(第38期)更年期中的男人们
【心理健康宣教】(第37期)40岁后,她们失去的不只是月经
【心理健康宣教】(第36期)作为父母,关注青少年抑郁症已经成为必修课
【心理健康宣教】(第35期)你那么快乐,怎么可能有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宣教】(第34期)你不了解的阿尔茨海默病
【心理健康宣教】(第33期)心灵感冒
【心理健康宣教】(第32期)走进心理咨询
【心理健康宣教】(第31期):什么是“情绪劳动”?
【儿童保健宣教】(第30期):爱我就好好抱抱我
【心理健康宣教】(第29期):毁掉孩子一生的杀手:父母的语言暴力
【心理健康宣教】(第28期):做个刚刚好的妈妈
【心理健康宣教】(第27期):如何养废一个儿子?
【心理健康宣教】(第26期):打还是不打?
【心理健康宣教】 (第25期):【警惕】亚健康,竟是心身疾病!
【心理健康宣教】 (第24期):你以为这是沟通?其实是在攻击
【心理健康宣教】 (第23期):高考之后,考生和家长都需要知道的心理调节方法
【心理健康宣教】(第22期):上瘾性行为,正在毁掉当代人
【心理健康宣教】(第21期):父母是孩子天生的催眠师
【心理健康宣教】(第20期):《孩子,歇一会儿再飞!》
丹凤县医院微信在线心理救援二维码
![]()
丹凤县医院疫情专项心理救援热线
![]()
欢迎关注丹凤县医院微信公众号,请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
![]()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