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动态】南京市雨花医院精神科专家龚有山暖心治愈82岁抑郁症患者
发布时间:2025-09-17
导言:在广袤的华夏大地上,“组团式”帮扶如同一股股暖流,跨越山川,温暖着每一个需要关怀的角落。当东部地区先进的医疗资源与基层迫切的健康需求相遇,便碰撞出了无数感人至深的故事。
南京市雨花医院精神科主治医师龚有山如同一束温暖的光,照亮了秦岭深处一颗颗濒临枯竭的心......今天,我们一起看看龚有山大夫和抑郁症患者吴大爷的故事。
今年阳春三月,本该万物复苏,但家住丹凤县龙驹寨镇的吴大爷却陷入无边黑暗。吴大爷已然82岁高龄,本该在儿孙绕膝的温馨中安享幸福晚年,然而严重的抑郁症却如恶魔般缠上了他,让他日夜煎熬——整夜失眠,坐卧不安,神志恍惚,甚至多次觉得人生再无意义,有轻生的想法。辗转求医,药物吃了一堆,钱也花了不少,可病情却不见好转。
一次偶然的机会,吴大爷听闻丹凤县医院有来自南京专门治疗抑郁症的专家,心中燃起一丝希望,决定前往一试。
4月21日,吴大爷来到县医院,遇到了龚有山大夫。龚有山大夫详细问诊,鼓励吴大爷勇敢地讲出自己心里最真实的想法、感受,耐心地倾听,适时地共情,就像好久未见的一对“忘年交”一样。每次面诊后龚有山大夫都精心调整处方,在龚有山大夫悉心开导以及吴大爷规律服药下,没过多久,吴大爷慢慢地能睡好安稳觉,病情竟奇迹般地好转了。没花多少钱,治疗效果显著,吴大爷多次想送红包表达感激,均被龚有山大夫坚决拒绝:"您能好起来,就是对我最好的回报。"
丹凤县医院门诊二楼内科第十三诊室,是龚有山大夫坐诊的地方。每天,这个办公室的门常常是第一个打开,又是最晚关上的,诊室门前的队也是排得最久的。一来是慕名前来的患者络绎不绝,二来是因为精神心理医生面诊需要的时间久,有时帮患者打开心扉、坦诚地描述症状、找到“心结”就需要很长时间。面对各种各样的患者,龚有山大夫从来都是微笑以对,从不生硬打断患者的倾诉,下班再晚也要处理完前来就诊的患者,有好几次送走如释重负的患者离院,天都黑了。
7月中旬,龚有山大夫帮扶期满,返回南京,但吴大爷对龚有山大夫的感激之情却愈发浓烈。得知9月中旬龚有山大夫会来丹凤县医院坐诊,吴大爷早早准备好一封感谢信,亲自送到龚有山大夫手中,以表心中无尽的感恩。
龚有山大夫是南京市雨花医院精神科主治医师。2024年“组团式”帮扶换届之际,在得知丹凤县域精神疾病诊疗资源匮乏,毅然主动请缨,奔赴丹凤开展医疗帮扶工作。
在帮扶的日子里,龚有山大夫全身心投入。他帮助丹凤县医院建立了医学心理门诊,引入“认知行为疗法”“正念减压训练”等技术,为患者带来更科学、有效的治疗手段。同时,他心系青少年心理健康,在丹凤中学与县职教中心建立心理工作室,为孩子们的心灵保驾护航。不仅如此,龚有山大夫还深入机关、企事业单位举办健康讲座,提升大家的心理健康意识;定期深入乡镇开展义诊,为基层群众送去关怀;为基层卫生院开展专题培训,提升基层医生对心理疾病的认知水平。
“一年多的时间,让我对丹凤这片土地有了浓厚的感情,虽然我的帮扶期满了,但我依然牵挂着这里,现在丹凤县医院与南京市雨花医院也签订了精神科共建协议,以后我还会定期来丹凤县医院坐诊。希望能为丹凤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出一份力,给心理疾病患者带来新盼头,让他们的心灵更健康、让日子更敞亮!”龚有山大夫一脸真诚地说。
审 核:章文豪 靳 妙
监 制:王 丹
编 辑:闵雅璇


